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江西发布】江西第二家省实验室,为何叫赣南实验室
日期:2025年04月28日 11:28  点击次数:

4月26日,江西第二个省实验室——赣南实验室正式启动。而第一个省实验室,叫作南昌实验室,它的启动时间是2023年4月28日。

两年时间才酝酿启动第二个实验室,可见省实验室的分量。

省实验室是创新实践中诞生的“新物种”,它是由省级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规范化运作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通常被认为是一省创新体系中的旗舰平台。

近几年,大多数省份都在加快省实验室的建设步伐。

命名

“新增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家省实验室——南昌实验室启动建设”,这是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

“太行国家实验室江西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达6家”“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至172家”,这是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

几句话里面,涉及以下概念: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

这些词都怎么理解?

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我国实验室体系中的“王者”级别。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而来,是国家实验室体系的重要支撑。

2022年1月1日起施行的科学技术进步法是这样描述的:“国家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

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的涵义,可以相应从省级层面来理解。

大致了解省实验室的含金量之后,回到对其命名的逻辑上来。

先从省外先行操作实践看。之江实验室,是浙江省成立的第一批实验室,也是国内成立较早的省实验室(“之江实验室”是简称,其全称是“智能科学与技术浙江省实验室”)。浙江随后成立的省实验室包括:西湖实验室、甬江实验室、瓯江实验室等。湖南、山东等省份公开的省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都提出以“特定名称+实验室”的方式命名,特定名称原则上为地名、山川、人名等。事实上,很多地方都是这样命名的。张江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珞珈实验室等,一看就知道各属哪个地区。

沿着这个思路操作,江西的南昌实验室、赣南实验室的命名也是顺理成章。当然,江西的厚重人文、知名山川,都蕴含着无数美好词汇。以后哪些词汇将被选为省实验室的名字,等待着时间来见证。

架构

大多数省份对省实验室实行独立法人管理,建设模式包括“核心+分中心”“主体+分中心”“核心+网络”等。不少省实验室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由理事会聘任学术委员会。

此次启动的赣南实验室,以江西理工大学为依托,共建单位包括赣州市政府、鹰潭市政府、南昌大学。除赣州本部外,设立鹰潭中心和南昌中心,以及若干个成果转化基地。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是赣州市市长李克坚,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执行主任是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杨斌。

之前成立的南昌实验室,是南昌大学举办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由江西省政府、南昌市政府、南昌高新区和南昌大学四方共建,其建设思路是“一核、多点、N基地”。南昌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风益。

这也意味着,省实验室开展创新研究,不搞“单打独斗”,而是实施“兵团作战”,既要借助相关领域高端“外脑”,也要引育一批有学术追求的青年俊才以夯实平台基础。

省实验室设立的学术委员会,是省实验室的学术指导机构,也是其灵魂和大脑所在,由国内外相关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比如,受聘为赣南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的,就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谢建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聂祚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教授杨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葛世荣,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等院士、专家。

在青年人才的引育上,南昌实验室已经有所动作。今年2月,它发出公开招聘17名不同岗位博士的公告,里面注明“报名时间不限,岗位招满为止”。如果能够看懂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决心,看清南昌实验室在江西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分量,就能看出这份公告蕴含的潜力和机会。

重任

启动运行省实验室,是一个良好开局。建设好省实验室,发挥出省实验室的价值,产生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以推动产业发展,更值得关注。

开展科研是个“十年磨一剑”甚至“数十年磨一剑”的过程。江风益院士的科研经历就是佐证,他带领团队“十九年磨一剑”研发出硅基LED项目,打破了日美等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正是得益于这种坚韧付出和显著成效,江西才能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协调其他优势单位,组建南昌实验室,向着更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进发。

南昌实验室承担的重任,是围绕高端装备、健康照明、近眼显示、电子器件、新型探测等方向,实施“企业化科教融合”体制机制,开展涵盖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科技创新,孵育硬科技产业,为相关领域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路,不会是驾轻就熟、一帆风顺的。南昌实验室的全体科研人员正在这条路上勤勉探索、孜孜追求。当前,坐落于南昌瑶湖科学岛的南昌实验室,已经进入施工收尾阶段。以南昌实验室进展引领南昌瑶湖科学岛发展,这“一室一岛”的前景令人充满遐想。

同样,赣南实验室肩负的重任,也与其科研攻关重点密切相关。赣南实验室的另一个名字,是先进金属材料与关键矿产开发江西省实验室。结合共建单位鹰潭发展形势向好的铜基新材料产业,特别是去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鹰饶抚昌铜基新材料集群,结合赣州“稀土王国”的美誉,特别是我省稀土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竞争力的迫切需求,结合创新成果在江铜、江钨等企业的广阔应用空间,赣南实验室的科技攻关工作任重道远。对此,出席实验室启动会的院士们都提出了意见建议,表达了信心决心。

我们也期待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第三个、第四个省实验室应运而生,为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更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文/江西日报)




下一条:赣南实验室启动会在我校举行,省长叶建春揭牌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